•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258家场外配资名单: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消费贷贴息“国补”出炉,沪指两次突破3700点丨一周热点回顾

摘要:   消费贷领域“国补”方案出台  12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外印发,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予以贴息...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消费贷领域“国补”方案出台

  12日,《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外印发 ,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予以贴息,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

  根据消费贷贴息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其中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根据服务业贴息方案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一是由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 、托育、家政、文化娱乐 、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二是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 。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等。

  【点评】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的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因此也被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 ”。两项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侧重需求端 ,服务业贷款贴息侧重供给端 ,从供需两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共同助力提升消费市场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活力 。

  7月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增速较6月放缓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6月回落1.1个百分点;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涨幅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同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 ,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 、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下阶段,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点评】总体来看 ,7月份中国经济平稳运行,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比如 ,制造业进入淡季叠加“反内卷”下部分行业限产等影响,使得工业生产增速略有放缓;7月高温暴雨频发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导致投资名义增速回落。专家分析,随着外部经贸环境波动加大 ,工业企业出口有可能转入同比负增长,同时加大力度整治“内卷式”竞争可能会下拉部分行业生产增速,不过8月起国内促消费、扩内需政策力度开始加大 ,会对相关行业生产起到有力支撑。

  前7月社融破23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

  今年以来,债券融资增长较多 ,推动社融规模持续较快增长 。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数据表现突出,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4.88万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8% ,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6%,两者“剪刀差 ”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点评】7月历来是贷款投放的“小月”,6月银行季末信贷冲量明显 ,把6月和7月贷款数据合并来看,信贷增长保持平稳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对贷款数据影响较大,也是7月信贷数据波动明显的原因之一。此外 ,M1与M2“剪刀差”呈现收窄态势,体现出资金活跃程度和循环效率提升。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国内经济循环有望更加顺畅,一揽子金融举措持续发力,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有效信贷需求合理增长 。

  上证指数连续两日突破3700点

  本周 ,A股继续强势上攻 ,并迎来多个关键突破。

  13日盘中,上证指数突破去年“924 ”行情创下的3674高点,创下2021年12月以来近四年新高。

  14日 ,上证指数盘中猛攻至3704.77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但午后指数回落 ,最终失守3700点 。

  15日,上证指数卷土重来,午后再次突破3700点 ,最终收报3696.77点,上涨0.83%。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成交总额连续三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上方。

  随着A股创新高,投资者入市热情升温 。今年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1%;年内累计新开户总量达1456.14万户 ,同比增长36.9%。

  【点评】业内人士认为,上证指数突破3674点这个关键点位,标志着“动量效应”与“赚钱效应”进入正向循环 ,有望进一步吸引增量资金入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前市场上涨核心逻辑稳固,即政策托底决心明确、新动能持续涌现 、增量资金入场趋势未改 ,长期向好基础依然坚实,展望后市有望继续维持上升态势 。但投资者也应保持谨慎,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 ,如国际市场的波动性和国内政策的变化等 。

  中美继续暂停24%关税90天

  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将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自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 ,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中国将继续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的实施,自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并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的商定 ,采取或者维持必要措施 ,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

  【点评】此次是继日内瓦和伦敦之后,双方在短短三个月内举行的第三场经贸会谈,延续了以对话聚共识的努力。随着会谈逐渐进入“深水区 ” ,中美经贸磋商的议题会更深入,难度也在加大。8月7日起,美国正式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 ,并对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加征40%的转运税 。双方需要通过坦诚交流,进一步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公示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的公告 ,公布通过了“医保双目录 ”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

  公报显示,在申报期内,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 ,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经初步审核,534个通过形式审查 。

  同时 ,今年目录调整中增设了商保创新药目录 ,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申报。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信息141份,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包括国内获批上市的5款CAR-T疗法、钇[90Y]微球注射液、人促甲状腺素注射液 、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等 ,还有以戈谢病药物为代表的多款罕见病药物。

  【点评】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药品提供了独立申报通道,不仅有助于探索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而且有助于支持真创新和差异化创新 ,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分析,这些有创新价值的好药进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可以有个过渡,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竞品的增多 ,或是市场越来越成熟,研发成本下降之后,有可能进入基本医保 ,基本医保要做好甲类乙类与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衔接。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顺利实施,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11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 。去年底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

  征求意见稿主要对增值税法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 ,对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事项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增强税制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形成配套衔接的增值税制度体系。

  此前市场乐观预期贷款利息有望纳入抵税范围。不过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 ,纳税人购进贷款服务,及其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 、手续费 、咨询费等费用,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

  【点评】增值税法实施条例是增值税法的基础性配套行政法规 ,与增值税法以及增值税规范性政策文件一起构成了我国增值税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增值税法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征求意见稿对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进行了细化,使得税制更加具有确定性和可操作性。不过市场一度期待的贷款利息抵税政策落空 。专家认为 ,贷款利息及相关费用抵税将造成明显财政减收,考虑到当前财政可承受能力,这项改革短期恐怕不会推出 ,未来考虑多重因素可能适时推进。

  特朗普:美俄暂未达成协议但接近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当天稍早前 ,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超过两个半小时的小范围会谈 。

  普京表示 ,过去一段时期,美俄双方关系非常艰难,已经跌至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这对俄罗斯,也对整个世界都是不利的。普京称,已与特朗普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联系 ,看到了特朗普想要理解冲突本质的意愿,俄罗斯真诚地希望俄乌结束冲突。普京还表示,他同意特朗普的观点 ,乌克兰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希望相互理解能为乌克兰带来和平 。

  普京还称,俄美达成的协议不仅会成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起点 ,也将推动美俄恢复务实和建设性的关系。他说,重回合作轨道非常重要,美俄两国的商业投资潜力巨大。希望当天的合作能成为俄美关系恢复的起点 。

  特朗普表示 ,和普京的会议非常富有成效 ,许多事项已达成一致,只剩下少数几个未解决的点,“双方尚未达成(协议) ,但(当下)有很好的机会 ” 。

  特朗普表示,希望美俄双方在未来能有良好且富有成效的会晤。对此,普京回应 ,下次会晤可在莫斯科进行。

  【点评】此次会晤不仅是四年来俄美领导人的首次面对面接触,也是自201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以来特朗普与普京的再度会面 。尽管这场历史性会晤取得了一定积极进展,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也在意料之中。分析认为 ,两国立场存在显著差异,特朗普政府期望通过与普京的会晤寻求外交突破;俄罗斯则希望打破美国制裁封锁,缓解经济压力。双方各有政治考量 ,仅凭一次会面难以迅速实现停火 。本次会晤更像是一次铺垫,为后续接触与谈判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